学习不是讲究因材施教吗?你这样的课程,和制造学习机器有什么区别?
今天早上,有人加了我微信,第一句话就是:
回答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问出一个好问题,答案就出来了一半。这位朋友的好问题已经做了50%的工作,我要接着ta的问题,把剩下的50%工作做好。
要对任何问题进行深入而有成效的讨论,不沦为(为了争辩而)争辩,我们需要界定论题的本质,我们讨论的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外延和内涵在哪里?
所以,针对学习这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底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学习机器」?
1 因材施教与学习机器
可以这么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有的人喜欢一口气猛学,有的人喜欢细水长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途径,有的人喜欢看wikepedia的文字,有的人喜欢看youtube视频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套路,有的人喜欢看教科书辅导书,有的人喜欢刷题;有的人喜欢同时看很多本书,刷很多题,有的人喜欢把1本书看很多遍,每道题旁边都画上「正」字做五遍。
那么,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不是因材施教?
1.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来的,他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在了解学生长处和弱项的情况下,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就像现在的健身教练。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所以,教的内容就不是一个标准答案。
同样是「明白了道理就得去做吗?」这样的简单问题,学生A问了,孔子说,「父亲兄长都在呢,怎么能不请示就做呢?」学生B问了,孔子说,「听了就要去做!」。
为什么?因为孔子知道,学生A做事习惯往前冲,而思考复盘不够,所以要往回拉一拉。而学生B执行力差,犹犹豫豫总是退缩。因材施教,得基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费曼这么说:
好的老师,一定得是和学生建立私人联系的老师。
在这方面,线下的学校教育不一定做得好,而沟通成本的降低和沟通机制的顺畅,让线上的互联网教育有很大机会。80%的学习共性问题,用标准化的课程内容高效解决;20%的个人问题,用直播答疑、作业点评、教练辅导、线上讨论的方式定制解决。
1.2 学习机器
AI时代,机器已经学会用人的方式来学习。而我们却害怕沦为学习机器。学习机器,到底是个好词还是坏词呢?
Elon Musk就被人称为「Learning Machine」,Ray Dalio认为「Everything is a machine」。而活到老学到老的查理·芒格,更是堪称学习机器的典范,一年读书几百本。他说过,我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不是嗜书如命的,一个都没有。而小能熊特别崇拜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更是每3年就读一遍完整的莎士比亚全集。
除了如饥似渴地像机器一样大量地从书本、网络、老师那里汲取知识养料,这些学习机器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对于学习这件事,都形成了自己的完整方法论。
Elon Musk的方法,简单总结,就是「学习,就是画一棵树」。查理·芒格的方法,就是用思维模型来提炼和把握知识,指导自己思考问题,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他更强调,不能沦为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锤子人」,沦为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而是要在十几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掌握其中的重要理论,成为一个通才型专家,积累出自己的思维模型体系(芒格一共有100个),把这些思维模型挂在一个框架上,变成自己的一个思考工具箱。
而费曼的学习方法,就是大名鼎鼎的费曼技巧了。定义费曼技巧很简单,「用简单的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不带行话术语,说给八十岁的老太太听,说给八岁的小孩子听」,但是,这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方法,以教促学的方法,是最底层、最朴实的学习原理。这个简单的技巧,需要我们实践、迭代一辈子,到最后,这种方法隐身于无形,融入你的血液,变成你生活中基本的习惯,什么事情,都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举具体的实例,用打比方的方法化繁为简,和利益相关者达成认知的共识。
这些人实际取得的成就,和他们学习机器一样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论,是密切相关的。成为考试机器,丢人,成为学习机器,光荣。
2 因材施教与学习科学化的方法论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吗?
所以说,学习的因材施教和学习科学化的方法论,并不是水火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而是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民内部矛盾。80%的共性学习问题,靠1个科学方法论解决;20%的个性问题,再来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论,让我们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而不是靠灵感靠智商来工作。像罗丹那样的雕塑大师,狄更斯那样的写作大家,无不依靠每日勤劳做工,死磕自己。就像小能熊说的,要成为一个「以专业和效率为个人标签」的严肃终生学习者:
奇思妙想,就是缺乏专注和耐心的基本素质,缺乏职业的基本素养,但是整天在等待甚至依赖「聪明劲」,想表现自己的「机灵」。
而训练有素,就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论、锻炼出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之后,说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清晰有条理,自己能想明白,别人能看明白,做事情有条理有效果,持续迭代,不断改进。
先训练有素,再谈奇思妙想。要想在工作学习中实现100%的成果,可能80%来自科学方法论支撑的训练有素,20%来自个性化的聪明才智的发挥。缺乏基本素养却自视甚高,可能最多也就在思维和实践的混乱中,挣扎于聪明却没成效的20%成果。
2.1 《大学学习学》:一个课程,如何做到既学习科学化,又因材施教?
那么,「学习如何学习」这件小事,过去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有没有帮我们搞定?有没有因材施教,有没有给我们打造一个科学化的学习方法论?
在大一的时候,全校学生都必修一门2学分的《大学学习学》课程,课程的立意其实就是让我们先「学会如何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大学繁重的学习任务。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门课程我没学好。我搞砸了,虽然大一的时候,我有三门课都是92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是的,那时候我很认真,毛概的论文是我自己在图书馆泡了2星期查文献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的),我热爱学习,渴望知识,但是,这门《大学学习学》课程,并没有帮助我真正一劳永逸地学会学习,打造成学习的系统和流程。
这不是学校的问题、不是老师的问题,不是课程内容的问题,甚至都不是学生的问题。这是一个机制问题,是一个落后的教育制度顶层设计没法快速迭代更新,满足学习者日益强大的自我成长需求的问题。要想做到融合「学习科学化」和「因材施教」,只有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可能。
传统的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在课堂上展开,师生的对话只有每次2小时,一周1-2次(更不要说绝大部分学校是没有对话的,只有老师站在台上念书了)。学生的作业没有反馈,内容不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设置的,甚至书本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而对比之下,AI时代的Udacity(Google高管创办的互联网教育项目)编程课,第1课就让你做一个完整的程序,通过做项目来学习,而我们的教科书,还在从最基本的定义在一个个讲起。等课堂老师用了一个月时间对学生宣讲了一大堆理论和所谓的基础知识之后,人家早就把用Stackoverflow解决问题,用github做代码控制,用Google主动查找资料自己debug,把函数、类和OOP都玩的好多遍甚至滚瓜烂熟了,编程项目早就完成十几个了。
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下,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学习科学化的学习:
网络课程的边际成本为0,可以用百分之一的价格获得全网络品质最好的内容和服务;一万个人在一起上课,即使成本很低,也能得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付出;
课程产品的形态(例如分答课程社区的产品形态)可以实现线下无法实现的效果: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互动,第一期的学员变成了第二期的学习教练,从教的角度再学一遍。利用碎片时间,精准有效地沟通对话,对一个问题持续讨论。
课程内容的形态更理想。大家遇到的学习问题,是有普遍共性的。例如,对于知识管理,都是只收集不整理,都是书读完就忘,都是不懂得如何建立简洁但高效的笔记本体系。学习中,80%的共性问题,用体系化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来解决,15天大课帮你打造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论。20%的个人问题,每周2次答疑,1次语音1次视频,有问有答,包你满意,答疑到多晚都可以。你不好意思提提问?你可以看别人的提问和回答。你没时间参加直播?手机上随时可以回放,等你在地铁上随时可以回听。每次课程都有精心设计的作业,最简单的下一步行动(next single action),每个作业,都有点评和反馈,老师会点评,学习教练会点评,其他学员也会点评。
这样的内容和服务,只有现在这个时代才有可能实现。是的,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对于不会学习的人。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对于只要还想改变的人。
3 因材施教是旧范式的学习,是对教育的玫瑰色幻想
甚至,「因材施教」这个词本身,就假设了有另外一个人作为学习的主体 在自上而下的「施教」,所以才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去「因材」。学习者在这对关系中是一个被动的客体。
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被动等待别人施教的思维模式,将学习视为是以学习者本身为主体的探索和解决问题,将学习视为学习者对自我的构建,而方法论提供者只是你解决问题的一个内容和服务供应商,他们负责提供专业的帮助学习者成就自我的方法论,那就不需要「因材」了,因为每个学习者最了解自己,方法论和工具也不是强迫性的。
「因材施教」这个词组,描述的是旧思维旧范式(paradigm)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体制下对学习的玫瑰色幻想,美则美矣,2000多年了也没实现。而主动学习,小能熊这样的知识管理课程,是新范式的学习,是自我构建。
旧范式的学习,是别人决定你学什么应当怎么学,而新范式是自我修炼加上主动学习的方法论,对方法论的运用和理解是在实践中自主运用的,每个人的理解程度和使用深度会有差异。新范式的学习,是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主动学习,是自我构建。所以,这样的课程,不但不是培养学习机器(负面含义的那种),反而是帮助每个个体深入了解自我,寻找自己的方向,通过管理人的固有弱点,最高效地实现自我。
3.1 学习,不但要省现在的时间,更要省将来的时间
工具和方法论的价值,在于提高效率。让我们更好地关注于事情本身,用更低的成本,做的更好。
过去,由于缺乏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论,我成了那个曾经挂科很多、管理不好自己的家伙。但是,我内心知道,我一直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的,只是我当时只知道用蛮力而不坚持,只有想法但没方法,只有浮皮潦草的兴趣而不够严肃专研,所以,我曾经陷入困境。
曾经的我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不知道如何努力。在「如何学会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在重复造轮子,所以,我希望把高效学习的道路、一条学习科学化的道路给大家描绘出来。但是,这条道路,不一定是抄小路走捷径。
现在,很多知识产品都是在帮用户省时间。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省时间?20分钟帮你念了一本书,确实是省了你用两周读一本原著或大部头经典的时间,但是,这是省现在的时间,而且会有越学越焦虑的风险。
对比之下,除了要「省现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省将来的时间」。看到一本书,自己就能主动解读,跟作者对话,自己能针对这个主题高效开展主题研究,画出一棵自己的知识树,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让自己的努力可积累。这就是方法论的力量。有了学习科学化的康庄大道,你就不用抹黑探索。你不但能省下现在的时间,更省下将来的时间。
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我,后来遇到了一个人,让我不再轻易放弃自己。后来,在财经翻译、四大审计的8年高强度工作学习实践中,我开始慢慢明白了「如何学会学习」和「如何管理好自己」。我也发现,要穷其一生全力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了我自己的宿命。所以,2年前,在我孩子出生的前几天,我放弃一切来做这件我认为很重要、很正确而且适合我做的事情。所以,才有了最近的知识管理训练营。
3.2 如何把21天知识管理训练营变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第一期知识管理训练营结束了,学员们的反馈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简直太值得了。最近2年真的感觉九死一生,一年前在讲微信课的时候,累到晚上8点讲课必须提前在先躺下30分钟才有力气说话。
从17年5月到9月,持续100天每天都是晚上12点到1点回家,早上睡醒9点就出门去公司,24*7运转三个多月,连老婆和娃都送回了娘家。这两年,每天都是这种状态。到现在,有没好到哪里去。
现在,看到第一期训练营里面大家的改变和真诚反馈,看到5000多个对学习、对知识管理有着共同目标和严肃兴趣的朋友汇聚一堂,形成了一个主动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在21天里,大家围绕这个话题相互聆听、讨论、实践、碰撞,我发现,我一直在想但是根本没想到真的可以实现的效果竟然就实现了:
每个人都是学习者,
每个人也是以教促学的老师,
大家一起完善学习科学化这条康庄大道,
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众筹实验。
第一期训练营有超过5000名学员参加,简直就是一个线上大学的规模,结出的硕果令人动容,几千名学员和他们身边的人都获得了切实的改变。感谢每一位学员朋友的努力,也感谢分答对课程的认可,并给我颁发的首个「金牌讲师」荣誉。
这次非常严肃的线上训练营,就是我关于「如何学会学习」问题的一份答卷。期待与你,关于学习,关于知识管理,来一次深入的对话。